《天使合唱团》:天籁之音里的励志

时间:2015-11-11 11:02:50[责编:康蒙]

----2015年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观赏漫谈

张湘彦 株洲市文化艺术创作中心

摘 要:

《天使合唱团》作为一部以励志为主题的音乐剧,其选择了全新的角度,跳出了过去惰性思维中的问题少年形象,用更深远的视角和更切合时代特征的音乐元素,让观众重新注意到了当下的少年心中的阳光和都市人群在失去目标后的深深“雾霾”,“你们对成功的理解,改变了我,”剧中作为“教师”的成人对孩子们的这句话,虽似轻描淡写,却振聋发聩。

关键词:音乐剧 励志 合唱团

2015年10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上,来自省内各文艺团体的31台新创舞台剧和18台小戏精品集中展演,其中包括湘剧、花鼓戏、京剧、木偶戏、祁剧、巴陵戏、汉剧等18个剧种,高度密集地将全省三年来的艺术文化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来自株洲的原创音乐剧《天使合唱团》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以充沛的原创音乐不断涤荡着观众的心扉,是一部既有深刻内涵、又有时代气质的艺术作品。

作为株洲文化体制改革后,在团队机制和文艺创作上转型的标志,更是走向市场的新尝试,这部由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湖南南国新社与北京新蝉戏剧艺术中心共同推出的新剧,改编自作家邓一光的短篇小说《你可以让百合生长》的音乐剧,在全新的演绎方式、时尚的语言体系和励志的剧情构架之下,承载了更多话题性的元素,以艺术的视角,对社会热点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要励志更要接近

《天使合唱团》取材于中篇小说《你可以让百合生长》,该小说曾荣获人民文学奖和郁达夫小说奖,是近年来国内文学创作中,涌现出来不可多得的作品。

该音乐剧讲述了交响乐团的一名青年指挥家因心脏病退出舞台,来到一所中学做音乐义工,希望通过打造一支优秀的少年合唱团来实现他的梦想。然而,他面对的却是一群处在青春叛逆期的问题少年,只有一名被人嘲笑为“垃圾宝贝”的女生加入合唱团。最终,他通过音乐改变这群问题少年,这群孩子也通过音乐改变了这位青年指挥家。

选择这样一部小说改编成音乐剧,除了故事围绕青年指挥家、少年合唱团这些音乐元素展开外,更重要的是贴近了音乐剧的潜在受众人群。在业界普遍认知中,大多认为,中国缺乏音乐剧传统,市场再热闹也只是少数人的时尚,甚至很多人还分不清音乐剧与歌剧。而真正消费音乐剧的人群,往往都是中青年白领人群和热爱文艺的在校学生。

显然,《天使合唱团》中的青年、少年等关键词,以及在整个音乐剧中,此起彼伏的如Cosplay、柯南、魔法杖等90后受众特别熟悉的宅文化元素在改编过程中,通过音乐剧的演唱高度渗透,使得整个音乐剧在语言上就实现了和目标受众人群的高度接近。

但仅仅如此,依然不够,从表象上看,它似乎并不比当下主流的励志影视剧拥有更多的新鲜感。其火爆和被热议,恰恰在于,及时地去掉包裹在其上的那些时尚元素,它其中励志故事,恰恰针对往常人们对励志模式形成的惰性思维,进行了巧妙颠覆。

没有问题的“问题少年”

《天使合唱团》其实是一次再创作,将文学作品变成一出音乐剧,对故事情节进行更深度的解构和更具舞台表现力的诠释,至为重要。

和传统的励志故事不同,以往此类情结的铺陈,往往是以问题少年的自暴自弃、问题长辈的自我放逐以及问题同伴的自以为是作为开始的,然后插入一段机缘巧合,最终众人告别颓唐,拾柴火焰高。而在这部音乐剧中,所有的歌声、歌词都走着阳光路线,类似一开场,众学生以Cosplay装扮登场,高唱“我是霹雳闪电,拥有超级能量,我是神探柯南,拥有超高智商。我是浪漫的王子,崇尚爱情至上”。其实就从启幕即将整部音乐剧的基调定位在了追求的格调上。

每一个学生的开场白,看似简单的诠释自己Cosplay的角色,却难掩自己对某一梦想的追求。因为追求,而不得,所以梦难圆;因为追求,而现实条件不允许,所以才总是表现出与现实之间的格格不入。“我不想活得太累,我就想为所欲为。现实社会我的梦想没人理会, 虚拟世界随心所欲……”在最初众学生的合唱之中,其实也十分深刻地说明了现实社会中的这些孩子为何沉溺于宅文化、二次元文化的根源,也是他们为何总要表现的特立独行、总对社会现象不断吐槽的原因。

这很容易在目标受众和他们的家长中产生共鸣,即当感觉到自己被忽视、漠视和无视,才会表现出看似颓唐,其实依然阳光的心态。“我们孤僻我们自闭我们严守私密,我们叛逆我们独立我们不是东西。”这句众学生的合唱,唱出了叛逆,更带出了渴望理解的心声。

在整个音乐剧中,反复出现的“加入我的合唱!释放你的能量!”唱词,其实就奠定了基调,一个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存在感的圆梦之旅。相较而言,类似题材最有名的,当属音乐喜剧电影《修女也疯狂》,但由于国情之不同,电影之中嬉皮格调的槽糕唱诗班成员需要从暗灰色逐步走向阳光,这显然是中国的问题少年所不会出现的现象。同时音乐剧,亦不可能如音乐电影那般,用大量对白充斥来展现剧情,而需要将剧情冲突在短时间内集聚和爆发。

真正迷茫的是“心脏”

女主角兰小柯扮演的就是这么一个将冲突聚变到爆发的催化剂。虽然生活艰苦,但兰小柯却从没放弃过阳光,对于自己不幸命运,对于旁人别样的目光,她用歌声宣示自己的主张:“我不能我不能被命运击垮,别无选择我要撑起这个家!”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她在生活的漩涡中奋力搏击时,也不忘照顾他人。左渐将作为剧中唯一的一个成年人,他曾经很成功,但遭遇到打击之后陷入迷茫,“在这帮孩子的眼里,我就是没用的垃圾!”他的这种自我审定和心理暗示,让他本来已经患病的心脏更加不堪负荷。选择离开指挥岗位,到一所中学做音乐义工,其实与其说是再重新圆梦,倒不如说是陷入绝望后的自我放逐。

这其实就是整部戏的核心冲突所在,被看作是有问题的“问题少年”们,他们其实因为心怀希望和不安现状,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的寻路中出现了和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而看似见多识广的成年人呢?如左渐将这般,因为他对于未来充满绝望,也就不再有疑惑和疑问。

真正迷茫的不是少年,扫荡左渐将内心迷茫雾霾的却要依靠少年。天使合唱团创办的初衷,只是作为义工、自我放逐的左渐将给自己找的一个饭碗,而心脏病这个隐喻,恰恰说出了他无心于此,而让整个合唱团变成了“问题孩子”自由地带。

兰小柯其实扮演的就是心脏,给了左渐将一个振作的理由,《垃圾宝贝》这首兰小柯写的歌曲,成为了药引子,也给了左渐将一个奋斗下去的希望,一个备受关注的青年指挥家应该拥有的希望。而这个希望,恰恰针对他之前从巅峰跌落下来,自诩是“孩子眼中的垃圾”这一病症,给出了垃圾中也有宝贝的解药。

当然,剧情的冲突并不会如此平铺直叙,通过合唱团的第一次排练和问题孩子们的冷嘲热讽,左渐将刚刚燃起的希望被浇灭,他的心脏承受不了,倒下了。

他的迷茫,给了孩子一个更大的舞台,改变自己和他人命运的舞台。

励志剧情背后的深意

失落,这个词贯穿在左渐将倒下之后,孩子们的口中,挽留之情里,透露出了自己的迷茫——还能好好地歌唱吗?

在该剧的结尾处,问题少年不再有问题,聚在一起自发的歌唱,歌声唱给了左渐将听见,成为了治好疾病的特效药;歌声唱给了更多人听见,一路唱到全国中学生合唱比赛决赛。可最终却放弃比赛,陪在马上就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左渐将身边。

这样的剧情看似简单,却也蕴藏深意。以往的励志故事,往往最终是手举奖杯来到病床前,而这一次,有了另一个关键词——放弃。

问题少年知道了自己的方向,尽管前路依然会有许多问题,但正如他们所唱:“虽然梦想依旧遥远,但是我的心中有了音乐。”比赛和桂冠可以放弃,但充满阳光的内心里,其实早就已经带上了桂冠。而学会放弃,恰恰是少年成长和走向成熟的一个门槛。而同时,这也让左渐将明白了同样的道理,一个关于放弃与成功的辩题,一个纠结于他内心的死结,在被推入手术室的那一刻,他对孩子们说:“不是我改变了你,是你,是你们,还有你们的音乐,你们对成功的理解,改变了我。”

这其实就是这部音乐剧成功的实质,美妙的旋律、好听的歌曲、接地气的言辞只是外在的感官刺激,让目标受众更容易吸收的调味料,而想要不堕入爆米花剧情、不落俗套,其实这个以改变“问题少年”为卖点的音乐剧,想要告诉每一个观众却是另一层深意,一段能够让观众退场后,不断对照自身来进行反思的“潜台词”。

这样的励志剧目,才真正能不流于形式,真正能持久的孵化目前土壤还并不肥沃的音乐剧市场。

动专区

更多

题策划

更多

乐园

更多

嘴八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