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书院讲坛启幕 朱汉民解读乡贤典范与湖湘人格
4月28日下午,屈子书院讲坛首场讲座暨启动仪式在湖南省汨罗屈子书院举行。
屈子书院院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书院协会会长朱汉民开讲《乡贤典范与湖湘人格》。
华声在线4月28日讯(记者 赖泳源)4月28日下午,屈子书院讲坛首场讲座暨启动仪式在湖南省汨罗屈子书院举行。屈子书院院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书院协会会长朱汉民主讲屈子书院讲坛,以“乡贤典范与湖湘人格”为题发表演讲,拉开屈子书院讲坛大幕。
在首讲中,朱汉民通过罗列史实,对乡贤典范与湖湘人格的内涵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他说,湖湘文化最受世人注目的是这个文化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精英人物,他们的人格与成就均体现出一种特别的精神气质。湖湘人格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湖南人精神”。
他认为,湖湘人格的建构过程,与湖南人对乡贤的历史记忆、文化诠释是密切关联的。“湖南人为乡贤建立祠堂、创办书院、刊刻书籍,推动对乡贤的历史记忆、文化诠释,其实就是湖湘人格的建构活动。”朱汉民认为,乡贤典范的精神气质容易有同质化的倾向,乡贤典范产生于共同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中,其精神气质的同质化程度高于其它地域。
“屈原将道德理念与任性孤行融为一体,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果。中原儒家文化的道德理念、人格理想与楚蛮之族的刚烈气质、执拗个性的文化融合,形成了屈原人格精神。”朱汉民说。
“记忆诠释不仅是回溯过去,更是面向未来。”在朱汉民看来,屈原人格精神不断受到后人记忆,屈原的精神气质深刻影响了湖湘士人;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等人在诠释王船山时,同时受船山人格精神影响;曾国藩人格精神受到蔡锷、青年毛泽东等近代人物的推崇,故而又深刻影响并塑造了近代湖湘人格。
湖湘人格有很多相似性的特征,这是一种“家族相似性”,这一种“家族相似性”从何而来?朱汉民介绍,人在遗传方面都存在一些特点,人是不断地在流动变化,生理遗传是相当重要的,但社会文化也同样不可忽视。当每个地域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时候,这种不同的文化就会塑造不同的人格,这对地方文化建设,以及对后来的人格培养会产生巨大作用。
随后,朱汉民与汨罗屈学研究专家、屈子书院纪念馆馆长刘石林,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兵就自己心目中的乡贤典范展开了精彩的会讲。
据了解,屈子书院始创于北宋年间,曾称汨罗书院、清烈书院、屈原书院等,地处湖南省汨罗市的玉笥山北麓,具有展览、讲学与藏书三大功能。屈子讲坛秉承屈原的求索精神与爱国精神,深入挖掘屈子文化与湖湘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国内外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优秀力量,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屈子文化、湖湘文化成为建设新湖南、传递湖南价值的新名片,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本次活动由中共湖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指导,湖湘知名学者朱汉民策划,屈子书院、屈子文化园、凤凰网湖南、碧玺文化传媒联合组织与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