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跟着青年梁启超开始历史“旅行”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思佳]

6月30日,许知远新书分享会在长沙举行。

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

华声在线6月30日讯(记者 刘思佳)“十月二十日,梁启超、李维格一行终于抵达长沙……”热心书友独特的“湘音”朗读,将梁启超在长沙的故事娓娓道来。6月30日,许知远携新书《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来长沙,与书友分享创作心得。

创作的过程就是一次历险

“在此之前,我对中国近代史几乎是一无所知。对我来说,那是一片极为陌生的丛林。”许知远坦言,该书创作的这几年,就像一次历险,在创作中不断找寻自己对中国历史真正的兴趣。

许知远分享道:“不写出当年北京官僚的沉闷气氛、行动之艰难、政治机制的不可控,你又怎么去理解百日维新的困难?不了解人物走路的样子、交流的方式,怎么能够真正理解他的感受?包括在写梁启超在长沙的章节时,我也会好奇,19世纪末的长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他强调,创作需要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环境氛围和人物性格。“只有这样,历史人物才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名字,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没有脱离个人情感的创作

历史题材的创作需要借助史料,却不无法脱离个人情感,即便这种情感是克制的。许知远坚信,所有的创作都是与自身经验相关联的,是自我对世界回应。

“语言从来都不仅仅是语言,更是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方式,是对事物信息容量的强度和高度。这本书,我特别想表达的就是一种新的看待历史的方法。它是能被现代世界普遍运用,能透过事件去看过去和未来。”许知远觉得,这才是历史写作真正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他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新的梁启超的形象,鼓舞了到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推进一些他们对事物的看法。

勇于打破固有模式的都是变革者

“渴望和勇气,是我最尊重的品质。”在许知远看来,勇敢不止是对外部世界,也包括对内在世界。

对于变革者,许知远有着自己的定义。“我们很容易陷入某种惯性模式、情感方式、思想方式之中。我认为,变革者就是可以打破这些模式,且愿意为此承担代价的人。”

开一间独具特色的书店,制作一个匠心独运的电台节目,烹饪一道鲜嫩美味的农家小炒肉……许知远的眼中,这些都可以称为变革。“变革不论规模,它可以是微小的。能打破过去的窠臼,带来新的感受和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新闻多一点】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是许知远“梁启超三部曲”的第一部。述及梁启超求学、进京赶考、师从康有为、结集同道、上书清帝、办刊《时务报》,及至戊戌政变前夜,是记叙1873年至1898年作为青年变革者的梁启超。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